中国政府网 |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考试中心 - 考试试题中心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教师资格考试必背100题
发布时间:2018.11.12    新闻来源:东方教育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无锡伊斯特教育考试中心   浏览次数:

1、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3、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4、   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都是(基础知识),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

5、   对我国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6、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   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型的文件是(国家标准职业分类)

8、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9、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0、  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的决定始于(1985)

11、  学生所想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力指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12、  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13、  学校产生后,教师便已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

14、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15、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6、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17、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18、  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9、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0、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2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2、  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23、  学生是权力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力)

24、  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

25、  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26、  学校产生后,教师职业便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但未教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

27、  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28、  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0、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1、  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课程设计)

32、  把课程实践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实施)

33、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的角度)划分

34、  课程的一般结构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35、  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泰勒)

36、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

37、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8、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是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9、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

40、  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41、  评价教师教学和学术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

42、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43、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资料是(教科书)

44、  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他们是可实现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45、  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

46、  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学大纲)

47、  课程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

48、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以上课为主)的原则

49、  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50、  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

51、  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52、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53、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指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54、  教材是教师和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

55、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56、  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

57、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科利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58、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材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59、  (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60、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61、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

62、  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63、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导入、详述、汇总)

6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65、  因材施教原则适用于(一切学生)

66、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67、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

68、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9、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时(直观性原则)

70、  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12/2=6,12/1=12,12/0.5=24,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1、  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7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73、  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74、  《学记》提出“杂诗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其思想上一致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75、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76、  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77、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78、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79、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80、  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81、  传统的教育倾向于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单向的传与受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与意志,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82、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的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教学规律

83、  形势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8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85、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86、  好的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根据目前的经验,中学生较合理的学习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87、  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88、  课的类型是由(课的任务决定)的

89、  一个测试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试(信度)高

90、  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91、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92、  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区分度)高

93、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94、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夸美纽斯)

9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信度)

96、  帕克和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97、  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

98、  教学生活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

99、  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00、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是(结构化策略)

 
 
友情链接
无锡考点:无锡伊斯特教育考试中心   www.eastedu.cn   Copyright 1998-2024  
报名地址:无锡市中山路大成巷28号3楼整层(大成巷步行街,崇安寺、大东方百货北侧)    咨询电话:0510-82720079 82752725   
考点编号:全国计算机等级:320058 全国英语等级:320220   工信部ICP备案号:苏ICP备05002282号   版权所有:无锡市伊斯特教育培训中心
官方公众号
无锡讨债公司|东阳讨债公司|合肥讨债公司